首页> 资讯> 详情

百舸齐发 共祝平安-天天简讯

2023-06-23 06:01:46 来源:人民日报海外版

图为无人机组成端午节寄语。主办方供图


(相关资料图)

6月22日,香港市民迎来全面复常后的首个端午节,各项庆祝活动精彩纷呈,让香港市民体会到别样热烈的端午气氛。

喜庆热烈的氛围

今年端午,龙舟是香港绝对的主角。在香港各区的海滨、港口和内河,已经消失多年的击鼓声和号子声再度响起,围观、打卡赛龙舟成为市民这一日的必选活动。

在香港岛的南端,停办了4年的赤柱国际龙舟锦标赛又回来了。160多支来自香港及海外的队伍、超过5000名龙舟选手在激烈角逐。即使烈日炎炎也难挡市民观赛热情,岸上人山人海,欢呼声、呐喊声此起彼伏。在赤柱广场,则有“龙舟嘉年华”,场内设置多组龙舟主题打卡位。此外,各式新奇的趣味游戏、脸部彩绘和工作坊也吸引了不少家长带孩子前来,玩得不亦乐乎。

“小朋友很开心,大人也很开心。”居住在港岛的香港市民廖先生表示,前几年端午只能与亲人在家一起吃粽子,今日能在现场观看赛事、参加活动,又有了过节的氛围。

在新界沙田城门河举办的“沙田龙舟竞渡”,是香港最早的龙舟活动及最具代表性的比赛之一。今年比赛复办后,吸引周边居民纷纷赶来,河边步道几乎水泄不通。自小在附近长大的程女士今天带着8岁的孙女第一次现场看龙舟,小孙女兴奋地不时用手机拍照。“我们这些大人也很开心啊,好像回到小时候,找回不少童真。”程女士说。

将传统延续下去

其实,并非所有的龙舟都追求极致的速度。对大澳村的村民们而言,龙舟不仅可用来竞速,也可用来祈福。每年端午必定要举行的龙舟游涌(香港渔业民众传统节庆活动),在香港大屿山最西端的这个小渔村已经延续了一百多年,并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端午这天,大澳人头攒动,鼓声密布,好不热闹。中午11时左右,伴随着密集的鼓声,三艘龙舟各牵引着一艘小艇依次开来,穿过两侧高脚棚屋和密密麻麻的旗帜,绕经村里的每一条河道。

大澳传统龙舟协会——扒艇行成员樊少华出生在大澳的渔民家庭,因为渔业式微,他兄弟几人早早改行开起了观光船。虽然早已放弃渔业,但他家依然保留着渔船,每到端午,便参与龙舟游涌。

“龙舟游涌是先辈们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也是留给我们后代的信念。”樊少华说,这十多年来,扒艇行的成员都坚持参与游涌活动,展现出大家对维护传统的决心及毅力。可喜的是,自大澳龙舟游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,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资助,有兴趣观赏的人也越来越多。但他还在思考如何更好把传统延续下去,“当务之急还是希望更多青年参与”。

灯光秀闪耀维港

在香港今年的端午庆祝活动中,出现了更多年轻的面孔和创新的方式。

在6月10日于铜锣湾吉列岛旁举办的第四届“吉列岛杯龙舟赛”中,赛事首设的青少年公开组别备受关注。荣获冠军的“玫瑰岗中学”龙舟队队长欧阳文康表示,其队员均为中学六年级学生,大家在完成中学文凭试后开始操练,毕业前最后一次代表学校参赛,感到与有荣焉。同样,在22日的香港仔龙舟竞渡大赛中,来自香港5所中学的学生组成了“南区中学邀请组”。来自培英中学的杨同学表示,虽然这次团队获得第三名,但由此体会到团结互助的体育精神,已经很开心。

端午当晚,在香港西九文化区艺术公园,上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,绚丽的紫荆花绽放维多利亚港上空。由紫荆文化集团举办的“紫荆花之夜”端午大型无人机灯光秀活动闪耀维港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,为香港市民带来独特的民俗体验。

夜空中,无人机队组合成多种色彩艳丽的图案:身着民族服装的儿童手持香囊、五彩绳,奔跑跳跃,缓缓展开的粽叶照亮天际;屈原、楚辞、香草美人,独特的文化符号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;吃粽子、放风筝、赛龙舟,特色民俗展示营造了浓浓的节日氛围。三条龙舟奋力划行,你追我赶,转眼间,龙舟又化作巨龙,吐出龙珠,变幻成“东方之珠”高楼林立的繁华夜景,表达出“明日香港,一齐打拼”的壮志豪情。

“色彩太漂亮了”“粽叶好大好大”“画面很震撼”,机队缓缓落下,掌声欢呼声响成一片,维港两岸变成欢乐的海洋,许多人久久不愿离去。

(本报香港6月22日电 本报记者 冯学知)

《 人民日报海外版 》( 2023年06月23日 第04 版)

关键词:

上一篇:信报箱常规尺寸(信报箱的国家标准尺寸是多少)
下一篇:最后一页